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具有政治性、学理性,价值性、知识性等多重学科属性,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思政课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的重要举措。


2023年11月16日,我校高中部分思政教师赴天津市第三中学参加了由三中主办的思政课程建设学区共研共享活动。大家怀着期待的心情,认真聆听了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王行知教授关于漫谈大中小思政教学建设的指导讲座。座谈中,王教授运用具体生动的教学实例,阐述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要从大中小学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充分考虑学生心理成长和社会化程度,尊重学生主体性和成长性特点,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等特征,逐步提高、渐次丰富地开展思政教育,不断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




王教授强调老师们要善于寻找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与大学思想政治专业课程整合的切入点。从大学思想政治专业课程设置讲起,帮助老师们理解高中思政课教材为什么这样设置。在教学方法上给予老师们实用的指导方案,建议大家务必关注中央最新的政策,并将这些最新的政策与教材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链接,因为高考试题答案常常会引用政策的最新术语。他还向老师们推荐了一本重要的大学教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并阐述了此书直接引导高考命题的导向。



王教授强调要不断提高思政课课堂活力,上出有趣味孩子们爱听的思政课。从思政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共同发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学校思政课与家庭社会形成合力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给了大家很大的启发。作为中学教师要充分了解新时代大学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教育目标。不同学段,不同年级思政课要实现无缝对接,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王教授强调要注重思政课教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教学情境设置,案例的引用要注重与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水平相匹配,达到引领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讲座中王教授运用高考真题对高中政治选修教材《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进行了重难点的分析,使老师们长期以来在教学中遇到的难点得到了很大的启发。王教授边讲边与老师们研讨互动,针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了精彩的解答。




学区手拉手,协同育新人。此次思政课程建设学区共研共享活动,是作为校际间沟通交流新的尝试。接下来学区还要针对思政课程研讨,实现资源交流常态化和科研协作制度化。活动结束后,与会教师针对王教授的讲座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共同分享自己的收获与感受,纷纷表示要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创新为核心,通过组长校牵头,深入开展校际间、邻学段、同学段、跨学段相互听课、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集中解决教学热点难点问题,增进思政课教师对不同学段课程、教材、教法等的了解,进一步提升一体化意识和衔接配合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