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暑假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 在您的关心、支持与帮助下,学校已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在此向您致以衷心的感谢。为了帮助家长朋友和孩子度过一个平安、愉快、有意义的暑假,我校特此给予如下温馨提示:
一、配合学校做好如下教育引导工作
1.加强法律法规学习教育。教育学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共秩序和学校一切规章制度。以多种形式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天津市社会信用条例》等法律知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假期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中学生精神风貌,着装符合中学生特点,朴素大方、充满朝气,不吸烟,不喝酒,不参与赌博,不结伙滋事,不参加不健康和违法的活动。
2.加强学生交通安全教育。遵守各项交通法规,不闯黄灯、红灯,过马路时走人行横道,不逆行,不在机动车道骑行非机动车辆,不满16周岁严禁骑电动车,同时注意一盔一带,骑车时不带人,不跨越道路隔离设施。
3.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监护。引导学生应急避险和“十防”等自我保护知识,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防火灾、防盗、防极端天气、防自然灾害、防煤气和食物中毒、防抢劫、防绑架、防溺水、防拥挤、防触电、防性侵害、防欺凌、防网络电信诈骗等安全教育,不到坑、河等危险地段行走、游泳,主动远离危险水域。
4.加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学生暑假居家学习生活和心理调适,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调整自己的消极心理,提高抗压能力,为学生暑假居家生活提供良好的心理保障。努力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亲子沟通技巧等,构建和谐亲子关系,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避免学生无人监护的情况出现,察觉子女有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要加强与学校沟通联系,共同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调节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5.加强反邪教反迷信和文明上网教育。教育学生远离邪教、迷信组织,不参加宗教活动,坚决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蚀。教育学生不进“三厅”、远离“网吧”,落实好红桥区对中小学生上网“六要六不准”的要求。深入了解《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内容,规范自身在网络中的言行。
6.做好开学前的准备工作。开学前,督促学生准备好校服、学习文具,规范好发型、仪表(不染发、不烫发、不留怪发型、不化妆、不佩戴饰物),调整好作息时间,做好开学的准备工作。
二、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安排
利用假期,继续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1.开展“我和我求学的城市”爱津留津主题教育活动。
以“感悟津沽文化,扎根热土成长”为主题,组织开展“我游我求学的城市”文化体验活动、“我爱我求学的城市”专题特色活动。
(1)学生与家长一起游历天津博物馆、周邓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等红色场馆,留下亲子共游的照片一张,开学后上交。
(2)邀请家长与学生一起诵读红色诗歌、红色家书、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自觉成为天津历史文化的传承者,留下亲子共读的照片一张,开学后上交。
2.开展2025年天津市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活动——“诵读时代新声,书写津城华章”作品征集活动。
(1)诵读作品要求:
参赛作品内容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与辉煌成就,讲述天津红色历史、津沽文化、城市发展等,展现学生了解天津、热爱天津,与时代共成长的情怀和担当。
(2)书法作品要求:
软笔书法,书体不限(书法作品提倡楷书作品,篆书、草书作品须另附译文)。书写内容要展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与辉煌成就。规格:尺寸为四尺整张(690mmx1380mm),竖式。
3.开展“背包里的大思政课”研学实践活动:
初中:所有初中学生熟读或背诵梁启超在我市河北区梁启超故居(饮冰室)创作的《少年中国说》基础上,每位同学撰写一篇《新时代少年中国说》,作为《行走的大思政课》地方课程的总结作业。作业可以是一篇文章,也可以通过朗诵、书法、绘画、短视频等不同方式呈现。
高中:以“为奋斗者点赞”为题,每名高中生都深入挖掘身边不同奋斗者的感人故事,提交一份社会调查报告,作为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思想政治科目应用实践考查的报告。同时,各年级在遴选学生调研报告的同时通过舞台剧、微短剧、微电影等方式进行呈现。
4.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开展助残敬老、拥军优属、环境保护、公益宣传、社会调查等志愿服务活动。进行义务劳动和职业体验,体会父母工作的艰辛。记录好学生活动瞬间。
提前预祝您和您的家人假期愉快,身体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