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学生食品安全致家长的一封信——守护“舌尖安全”,共筑健康防线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五一假期将至,为保障孩子饮食健康,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现就假期学生食品安全注意事项向您致信提醒。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让我们携手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共同守护孩子“舌尖上的安全”。
一、假期食品安全“四提醒”
1. 外出就餐“三查三看”
查资质:选择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环境整洁的正规餐厅,拒绝无证摊贩或卫生条件差的“路边摊”。
查食材:观察食物是否新鲜,避免食用生冷、变质或未煮熟的食品(如生腌海鲜、未全熟牛排等)。
查卫生:注意餐具是否消毒,餐厅是否配备防蝇防虫设施,避免交叉污染。
看菜单:慎选高风险食品(如野生菌、凉拌菜、四季豆等),避免过敏或食物中毒风险。
看公示:优先选择公示“明厨亮灶”或量化评级(A/B级)的餐厅,直观监督后厨卫生。
看习惯:教育孩子使用公筷公勺,分餐进食,培养文明用餐意识。
2. 居家烹饪“三严三防”
严选食材:到正规商超购买食品,检查生产日期、保质期及包装完整性,拒绝“三无”或过期食品。
严控流程:生熟分开处理,肉类、海鲜彻底煮熟,避免交叉污染;剩菜冷藏需及时,再次食用前充分加热。
严管储藏:易腐食品冷藏(≤5℃)或冷冻(-18℃以下),避免室温久放;调味品、干货密封防潮防霉变。
防野味风险:不采摘、不食用野生蘑菇、野果或来源不明的动植物,防范自然毒素中毒。
防添加剂滥用:谨慎选择含色素、防腐剂的加工食品(如蜜饯、果冻),优先选择天然食材。
防传统误区:避免过量食用高糖、高盐、高脂食品(如糕点、腌肉),培养均衡饮食习惯。
3. 零食饮料“三慎三控”
慎选“五毛”食品:拒绝廉价、包装简陋的“三无”零食(如辣条、膨化食品),警惕添加剂超标风险。
慎饮含糖饮料:减少碳酸饮料、果汁饮料摄入,以白开水或淡茶水替代,防范龋齿与肥胖。
慎用“网红”食品:谨慎选择宣称“功能”“特效”的网红食品(如减肥代餐、营养软糖),避免成分不明或虚假宣传。
控时间:避免睡前或运动后立即进食,减轻肠胃负担。
控总量:每日零食摄入不超过总能量10%,优先选择水果、坚果等健康零食。
控习惯:纠正边吃边玩、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培养专注进食、细嚼慢咽的用餐礼仪。
4. 应急处理“三及时”
及时留证:若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立即保留可疑食物、呕吐物样本,并拍摄现场照片。
及时就医: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主动告知医生饮食史与症状,避免延误治疗。
及时报告:向班主任或学校卫生部门反馈情况,配合流调溯源,防范群体性事件。
二、假期健康饮食“三建议”
1. 营养均衡:每日摄入12种以上食物,涵盖谷薯、蔬果、肉蛋奶、豆类坚果,主食粗细搭配,蛋白质优质(鱼禽蛋奶)。
2. 规律作息:固定三餐时间,避免熬夜加餐或节食减肥,维护消化系统节律。
3. 适量运动:每日户外活动≥1小时,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降低“假期肥胖症”风险。
三、家校共育“三承诺”
1. 家长承诺:以身作则,主动学习食品安全知识,拒绝购买、食用问题食品,为孩子树立榜样。
2. 学生承诺:自觉抵制“垃圾食品”,不与同学分享来源不明食品,主动向家长反馈饮食异常。
3. 家校承诺:保持家校沟通,及时反馈孩子饮食健康动态,协同开展食品安全主题教育。
家长朋友,孩子的健康无小事!
五一假期,让我们以“食品安全”为纽带,通过家庭餐桌传递科学理念,用行动守护孩子成长。愿家校携手,为孩子筑牢食品安全防线,让每个假期都成为健康与快乐的起点!
顺祝假期愉快,阖家安康!
河北工业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总务处
2025年4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