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赋能高中英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红桥区高中英语教研活动纪实


2025年4月16日,红桥区高中英语教师齐聚河北工业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礼堂,开展以“AI赋能高中英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活动由该校英语学科督导李彤老师主持,四位一线教师围绕AI与高中英语教学的融合实践展开分享,教研员邢振华老师作总结指导。

聚焦AI赋能:理念引领与实践探索
在“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正重塑课堂生态。李彤老师在开场发言中指出,AI 作为计算机科学分支,借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语音识别、数据分析等功能,在教育领域应用日广,覆盖教学、评测等环节。其在英语教学中作用显著,语音识别技术辅助口语评估,AI 工具提供口语练习场景与反馈,还能按听力水平推送材料;智能文本分析、推荐系统及评测系统助力阅读教学;AI 工具纠正语法错误、优化写作表达,“豆包” 可实现作文智能批改。此外,AI 聊天机器人与虚拟教师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未来,AI 与 VR 结合将带来沉浸式体验,智能课堂监测学情调整教学,教师需掌握 AI 技能以推动教学智能化发展。

多维课例分享:AI技术在教学场景中的创新应用
天津市第五中学李明明老师以“AI贯穿教学全流程”为核心,展示了AI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多元应用:课前借助星火教师助手获取备课灵感、twee生成主题文本;课中通过讯飞星火、Bing搜索整合资源,利用Padlet实现小组合作共创;课后依托Padlet进行成果评价与分享,形成“GAI驱动单元大任务教学模式”,有效提升学生语言输出量与思维深度,尤其在“自然灾害安全自救手册”项目式学习中,AI助力跨学科素养培养与防灾意识提升。
天津市第三中学李维聪老师结合公开课《Longji Rice Terraces》与日常教学,呈现AI工具的立体化应用:通过豆包生成教学图片、创建智能体模拟对话,720云全景技术还原梯田实景,剪映数字人构建情境化教学;日常教学中,豆包与Deepseek助力作文智能批改,Deepseek更能依据教材生成包含教学目标、思辨活动、分层作业的完整教学设计,实现“技术赋能备课与评估”的精准化。
天津五中郑淇老师以外研版选择性必修三Unit 1为例,展示AI如何激活课堂互动:利用Deepseek开发“单词消消乐”游戏与随机点名系统,提升词汇学习趣味性;通过剪映数字人功能创设“外表美与内在美”情境对话,结合即梦AI生成贴合文本的插图,在阅读、讨论、写作环节中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课后借助技术工具实现即时反馈与个性化评价。

思维碰撞:在技术与教育本质间寻找平衡
活动中,一段贯穿始终的深度论述引发共鸣:“AI不仅是教学工具的革新,更是教学理念与学习方式的重构。”教研员邢振华老师在总结中强调,技术赋能的核心始终是“人”。教师对学科本质的理解、对学生的情感连接,是AI无法替代的教育内核。她鼓励教师以此次分享为起点,结合本校学情探索“AI+英语教学”校本化路径,在实践中积累案例、反思改进,让AI真正成为助力学生学科素养发展的“智慧伙伴”,而非简单的工具叠加。教育的魅力,在于永远面向未来;教研的意义,在于始终追求卓越。让我们带着今天的思考与启发,回到课堂、付诸行动。

展望未来:以教研之思点燃教学创新之火
本次活动通过一线教师的实践案例,勾勒出AI赋能高中英语教学的多元图景:既有技术工具的创新应用,更有对“如何让AI课堂更有温度与深度”的深度思考。河北工业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的高中英语老师和红桥区教师同仁们将以此次教研为契机,在AI与英语教学的融合之路上继续探索,让每一节课堂都成为点燃学生成长的火花。

活动最后,主持人李彤老师感谢红桥区高中英语教研员对我校的支持和认可,感谢几位教师的精心准备与全体同仁的热情参与,期待后续更多元化的校本实践与区域联动,共同书写AI赋能教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