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赋能助成长 笃行致远促发展
——天津市化学学科教研活动在我校成功举办

为落实新课标理念,深化大概念统领下的中学化学项目式教学课堂实践研究,在天津市教科院教师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化学室的指导下,2025年3月20日举办的化学学科教-学-评一致性项目思维小初高衔接教学红桥区专场在我校圆满举行。
参加此次大会的有:天津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李程鹏、原天津教科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化学室主任刘红梅、市教科院化学教研员孙慧宾,红桥区教师发展中心化学学科和科学学科教研员,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示范培育基地校、优秀学科组培育“手拉手”帮扶校、“强校工程”学校教师代表,河北工业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干部教师和全市各区骨干化学教师共200余人。
首先,河北工业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魏艾同志致辞。魏艾校长表达了对大会活动顺利举办的美好祝愿和承办化学市教研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强校工程”实施情况,借此为新时代教育事业书写奋进篇章。
红桥区教师发展中心化学学科教研员付延芳同志和科学学科教研员杨琳译同志分别发表了《基于大概念建构的教-学-评一致性化学教学策略》和 《小学阶段(科学)跨学科与衔接教育(小学科学中的溶解教学创新实践)》的主题发言。两位教研员通过不同学科的角度,阐述了在教学中情境驱动、技术赋能与学科融通的关键作用,分别列举了科学探究能力与跨学科思维、跨学科实践融合的生动事例,为与会教师提供今后教学实施指明了方向。
天津市第三中学化学教师李文丽带来了一节别开生面的公开课——九年级(化学)《神奇的溶液探秘》,本节课以溶液为核心,通过趣味实验和科学探究,引导学生们理解溶液的基本特性,培养学生运用微观思想分析化学现象能力提升,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我校副校长、红桥区化学学科工作室主持人石毅做了主题为《基于守恒思想的微粒观培养》主题发言。从新课标对微粒观的解读和要求,中学化学体系中的守恒内容,守恒思想的特征,守恒思想对学生微粒观的意义和作用,守恒思想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等五个方面介绍教学中如何有效的促进学生守恒思想的培养,帮助学生认识化学的本质。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孙慧宾老师对全市骨干化学教师进行了“教-学-评一致性,构建高效课堂的实践路径”的专题培训。孙老师强调,在新课标下构建高效课堂和高质量课堂,在知识掌握的同时突破素养的提升,就要在课堂中落实“教学评一体化”,以评促教,以评助学,最终实现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一线教师一定要加强理论学习,提升自身教学理论水平,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将“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落实到日常中。
天津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李程鹏同志做了主题为“为基础教育把脉问诊”的发言,阐述了化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化学教育的引领作用是培养的方向在哪里;化学教育的育人定位是教育的意义;以及对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认知。
最后,原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刘红梅主任做点评总结发言。刘主任对本次活动的开展给予了高度评价,本次活动通过专题讲座,课堂展示等多种形式,深入探讨了核心素养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路径,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范例。相信在全体化学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核心素养立意下初高中化学教学将不断迈向新高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新动力!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借助这次市级化学学科教研活动,我校也会进一步潜心探索新课程、新教材的高效实施路径,积极推行以强校工程,彰显育人成果——观云追月,更等高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