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研学微课堂——行走的思政课(三)
追寻历史足迹 传承奋斗精神
----百年工业遗址探秘之旅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我校思政课教师以及党员团员思想政治教育,河北工业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于2025年1月16日,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人代表,部分学生团员代表等30余人,前往三条石历史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通过实地参观、现场教学等形式,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回顾红桥区发展的光辉历程,缅怀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三岔河口是摇篮。”天津作为一座拥有6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它最早的工业之声就是由三条石传出来的。三条石作为天津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因为它有独特的历史环境和自然资源以及独特的生产方式从而成为华北地区民族工业的摇篮。


活动当日,师生满怀崇敬之情来到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有序参观各个展厅。馆内丰富的历史文物、详实的文献资料、生动的场景复原,犹如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生动形象地概括介绍了三条石地区铁工业作坊兴起及其特点,记叙了三条石地区铸铁和机器业兴衰的历史过程;较典型地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艰难而缓慢发展的历程。





漫步在博物馆内,仿佛穿越到了那个机械制造和铸铁业繁荣的年代,感受着那个时代的工业气息和历史的厚重。在参观过程中,师生认真聆听讲解,不时驻足凝视,相互交流讨论。
面对珍贵的历史文物和感人的英雄事迹,大家被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顽强的奋斗精神深深打动。三条石历史博物馆记述了近九十年来三条石地区,这一早期民族工业的缩影地区,其铸铁、机器业形成、发展、衰落的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每一段历史都承载着党和人民的奋斗记忆,激励着党员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参观结束后,党员同志在博物馆大厅重温入党誓词。在鲜红的党旗前,党员们庄严举起右手,握拳宣誓,铮铮誓言在大厅内久久回荡。通过重温入党誓词,进一步强化了党员们的身份意识和责任意识,激发了党员们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参观过程中,看到当年三条石工人在资本家用于监视工人干活的四面开窗柜房,低矮的吊楼、简陋的工棚和阴暗潮湿的车间等艰苦条件下,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制造出天津及华北地区最早的机器设备,学生非常震撼。这种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对学生产生深刻的教育意义。学生在参观过程中感受到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不易,体会到先辈们在艰苦条件下努力发展工业的精神,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此次参观活动对党员教师也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参观学习为契机,传承和发扬老一辈艰苦奋斗、踔厉进取的优良传统,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立足本职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